当前位置:首页>>读书

《一个导演的自述•王炎自传》后记——王晓建

【发布时间】:2006-07-04

  照理说,我父亲王炎这本书的后记,应当由他自己来写。不幸的是,他在全部书稿修改、打印完毕的第二天,即与世长辞了。于是,此后记只好由我这个协助他著书的长子代为执笔了。
  自从我的母亲孙月枝2002年病逝后,父亲就一直深陷在郁闷中。我们兄弟三人无能为力,都没有办法缓解他的这种郁闷。只是在开始着手撰写这本书后,他才重新振作起来,在七八个月的时间里,他终日伏案奋笔疾书,脸上也时时重新浮现出久违的笑容。他写得十分投入,甚至连家中厨房不慎失火,浓烟和火苗已窜进他正在写作的房间时,他也浑然不觉,仍然在那里埋头挥笔……直到被搀扶出火场,他才奇怪地问:出了什么事?
  初稿告成不久,就发现他罹患了癌症。他一面治疗,一面坚持修改,还挑选了部分打算附在书中的照片。在将书稿交给我整理、打印期间,他一旦想起需要补充或修订的内容,便会立即给我打电话交代一番。在他病势逐渐转重的情况下,依然惦记着这本书,隔几天就问问我进展的情况。
  2005年6月13日,当我告诉正在住医院的父亲:书稿、照片均已整理、编排完毕,准备将于次日——6月14日下午,在医院病房里当着他的面交给中国电影出版社副总编辑李蒙雪、编辑蔡宝瑛、美编赵子航之时,他重重地点了点头,欣慰地笑了。可惜,6月14日早晨七点,他却与世长辞,没能够看到书稿的交接和出版面世。
父亲一生爱书,常背一个或提一个不起眼的布包,流连在街头巷尾的新旧书店中。但因忙着编剧本和拍电影,直到晚年才拿起笔正经八百地写书。书也没有辜负父亲,这本倾注了父亲不少心血的书曾一度让他忘却了烦忧,成为他的精神寄托。
  十几年来,我或撰写或主编,出版了近二十本书,自信还是懂书的。站在读者的角度看,父亲这本书兼具史料性和可读性,还是颇有价值的,父亲没有白忙活。
愿这本书能使读者看到一个辛勤进取的中国电影人在风云变幻的时代所走过的足迹。对他所拍摄的那些老电影——《战火中的青春》《独立大队》《从奴隶到将军》《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悠悠故人情》等等,有一个银幕以外的进一步的了解。